首頁 > 醫藥管理 > 醫藥觀察

    MR手術讓患者變“透明人” 腫瘤立體圖像“懸浮空中

    2017-08-28 14:37 來源:龍虎網 點擊:

    以往手術時,醫生只能根據患者術前的CT、核磁共振等檢查結果,在自己的腦海里先建立一個大概的病灶模型,然后根據經驗進行手術操作。但是每個患者個體是有差異的,醫生在做手術時經常發現實際的解剖結構與想象的有一定的出入,這時醫生就需要在手術現場二次“重建模型”,并且調整手術方案,造成手術時間延長,手術風險增加。

    8月24日,江蘇省腫瘤醫院胸外科進行了一臺胸骨后甲狀腺腫切除手術。以往需要3、4小時的手術,只用了不到1小時就完成。為何手術時間大大縮短?這要歸功于手術中使用的混合現實(MR)全息影像技術。最近,這種被稱之為“透明手術”的高科技“低調走紅”,記者也有幸在手術室直擊了這臺“黑科技”手術。

    神奇!MR手術讓患者變“透明人” 腫瘤立體圖像“懸浮空中”

    戴上特制眼鏡 腫瘤立體圖像“懸浮”空中

    患者是一名58歲的男性,此前被診斷為胸骨后甲狀腺腫,輾轉幾家醫院后,慕名來到江蘇省腫瘤醫院。據了解,胸骨后甲狀腺腫的發生率較低,頸部腫塊常不明顯,主要病灶都突入胸腔,壓迫大血管和氣管。

    胸外科著名專家許林教授介紹,患者的腫瘤發源于甲狀腺,從頸部突入胸腔,被周圍大血管、神經、氣管緊密包繞,而且腫瘤的營養血管非常豐富。按以往的手術經驗,這樣的腫瘤需經頸部和胸部兩個部位開兩個大切口才能將其完全切除,手術創傷大、難度大,一般需要3、4小時才能完成。

    這次手術開始前,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記者也戴上MR眼鏡。調好角度后,記者就看到手術臺上空懸浮著一個人體上半身的三維立體影像,骨骼、心肺等人體臟器甚至大小血管都一清二楚,患者的身體如同透明。

    “看,這就是腫瘤。”許林教授用手指著頸胸交界處一塊綠色的腫塊說。記者看到,果然如許林教授介紹,腫瘤周圍的組織結構錯綜復雜。

    兩刀改一刀,復雜手術變成“微創手術”

    三維立體影像可以調節大小和遠近,還可以將病灶從人體結構中單獨剝離出來,這樣看得更加清晰直觀。

    10點,手術準時開始。

    許林教授在患者頸部做了一個小切口,因為已經“預見”了切口下的情況,心中早已明確了腫瘤的位置并且規劃好了手術路徑。“我們大膽地將原本的兩刀改為一刀”。手術過程中,許林教授和胸外科李明主任密切配合,不時抬頭看一眼三維圖像,精準避開所有重要血管,精細分離腫瘤。

    神奇!MR手術讓患者變“透明人” 腫瘤立體圖像“懸浮空中”

    “出來了!”許林教授將患者的腫瘤輕輕牽出切口。經測量,腫瘤大小為10cm*5cm*5cm?;颊叩?a class="channel_keylink" >腫瘤被完整切除,整個手術室的人都在為這名患者高興:無需再開胸承受第二刀了。

    縫合傷口后,巡回護士記錄下此次手術的出血量:50毫升。

    “ 出血量很少,可以說是微創手術了。”許林教授介紹,以往這樣的手術,出血量會達到三四百毫升。

    記者離開手術室時,還沒到11點。

    與患者溝通更方便,將成為胸外科利器

    MR西南地區區域經理楊佳誼也在手術現場,她告訴記者,MR全稱MixedReality,是一種混合現實技術,將真實場景和虛擬場景融合在一起,具有現場感、混合性和逼真性等特點。

    具體到這臺手術,醫生在術前把精確的核磁共振和CT掃描結果傳給技術人員做成3D影像。醫生戴上MR眼鏡,就可以清晰看到病灶與周圍組織的毗鄰關系,不僅可以更加清晰了解病情,設定更加安全可靠的手術方案,而且在手術過程中,也可以幫助醫生精準定位和準確切除腫瘤。這樣不但可以縮短手術時間,也大大降低手術風險。

    許林教授表示,因為所有數據均來自患者本身影像數據重建,因此信息的真實性和唯一性都得到保證,除了讓醫生閱片更加精確外,全息影像的呈現方式,也讓醫生與患者溝通時更加方便,患者可以充分了解自身病情和相應的治療方案,減少了因雙方信息不對稱造成的誤會,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

    許林教授表示,這次手術是江蘇省腫瘤醫院首臺MR技術輔助下的手術,此后這項技術會更廣泛地應用在其他手術中,將成為胸外科醫生不可或缺的一大利器。

    Tags:透明人 腫瘤 立體 患者 圖像

    責任編輯:露兒

    圖片新聞
    中國醫藥聯盟是中國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醫藥在線組織,是醫藥在線交流平臺的創造者,是醫藥在線服務的領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9 中國醫藥聯盟 All Rights Reserved
    91视频高清免费看-97色在亚洲综合-99久久精品毛片免费播放-丰满迷人的少妇三级在线观看